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坚决刮走“形式主义”之风

2020-11-19 09:31:37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全国各地“形式主义”问题频出,“每周能吃几次肉?”现象频现。上面要“标准答案”,下面只能备好样板模范,“只看表面,不顾实效”的歪风真是苦了基层干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当代基层干部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最能体现当代基层工作的情况。一名乡镇干部经常要同时面对上级十多个部门的任务,电话占线已经成为常态,通宵加班已经习以为常。造成现在的局面,“形式主义”罪魁祸首。

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采取“表格抗疫”的做法,在同一天就接到卫健局、教育局、公安局、疫情防控组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的电话,填写了多张表格,内容都大同小异;经常凌晨接到紧急通知,第二天就要对某一“子虚乌有”的情况汇总上报,只能连夜准备,有的熬到头发掉光了仍来不及完成任务;缺乏专业知识的领导到基层调研,经常颐指气使、坐而论道就提出一些不符合基层实际的意见,导致各项工作的整改、调整……基层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已经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甚至把解决“形式主义”的督查变成了“形式主义”。

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密集出台一系列反对形式主义的举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部门对反对形式主义的举措有些误解,在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就好比,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防止“表格抗疫”、“一表多报”的情况,上级部门让基层填写“疫情期间疫情报送表格及日常工作报送表格情况表”,统计疫情疫情共向上级填报了多少份表格,这无形之间又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在督查“文山会海”的过程中,让基层统计今年与去年各发了多少文,开了多少场会,相比之下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增加的原因又是什么。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的督查是越来越多,但是越来越多的督查无异于“形式主义”。

克服形式主义,要进一步加大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查处,同时又要主义监督查处的过程,避免成为新的形式主义。要注意基层与机关的不同之处,不能生搬硬套机关的办法,要因地制宜,到基层多走走,多渠道倾听基层声音,在检查考核中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点机械教条。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不要让“减负”变成“形式主义”,不要让“形式主义”的督查变成“形式主义”。(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党委 叶剑宇)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