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肯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存在短板,补短板是硬任务,必须加快补上。的确,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水桶能蓄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补齐,蓄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有利于高质量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
清醒认识,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能以简单的平均主义做论断。二是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既要坚定解决好绝对标准,也要持续改善相对标准。三是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要将量化指标和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有机结合,通盘考虑。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沿海和内陆省份发展不平衡是短时间内的现状,坚持运用习总书记在宁德提出的“水滴石穿”精神,将把握好“三个关系”科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单纯以数据论英雄,要以工作实际成效确保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集中优势,解决好“四个重点”。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坚决防止“数字”脱贫,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加强民生领域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以解决好“四个重点”为目标,深化学习领会习总书记指示精神,以更有力的工作力度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党因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作为基层党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洗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奋斗目标融入进日常工作中,以久久为功的精神状态落实工作任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力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