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年力量建功 生态文明建设再思考

2020-06-10 09:29:20 | 来源: 中廉在线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再次警醒我们应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青年要做好践行者、推动者,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深化生物安全认知,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自觉服务和引导大众,持续推进公众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转化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一、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新冠疫情证明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会伤害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当下,部分人生态责任意识欠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百姓无关等问题,青年人应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建设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凝聚起来服务大局,树立生态责任意识,提高主动参与意识,维护全社会乃至全球共同的生态环境,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变成一种“时尚”。

二、立足本职拼搏奉献

青年需要自我引领,提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时,继承发扬五四精神,精准发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做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青年铁军。

青年在本职工作上应做到本领过硬,坚持学以致用,在工作中磨练能力、练就本领,要敢于担当,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顽强拼搏、勇于开拓,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在攻坚克难中历练成长。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德修身、恪守正道。”当代青年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育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好形势政策的宣传员、生态文明的传播员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员。对内强化资源环境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知识,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舆论导向等;对外传播好声音、正能量,坚决揭穿和抵制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的“甩锅”行为。

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公民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尚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通过多年以来的生态环境宣传,大部分人已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野味消费等满足自我欲望的消费行为仍然遏制不尽,部分公众的消费观念仍存在扭曲。

青年应培育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出多采取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养成购物时自带购物袋的习惯,购物时选择对环境伤害较小的产品;自觉反对浪费自然资源能源的行为,提高节约意识;拒绝“野味”,践行健康饮食。(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矿投集团 江煜波)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