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历史回响与时代强音

2025-09-05 16:57:04 | 来源: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委组织部

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阅兵活动。当屏幕中三军仪仗队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拍正步走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誓言如惊雷贯耳,让千里之外的我胸中激荡起“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豪情。透过受阅将士坚毅的面庞,读懂“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信仰密码。

回望烽火岁月,每寸山河都浸染着民族觉醒的鲜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与日寇周旋,杨靖宇总司令在濛江孤身一人与日寇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转移,将日军引向绝壁,纵身跃崖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些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最终汇聚成“四万万人齐蹈厉”的磅礴力量,谱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丽史诗。

立足新时代坐标,每个岗位都是报国的阵地。在北斗卫星研发团队中,80后设计师们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韧劲,突破160余项关键技术;在乡村振兴一线,选调生们用“脚底沾泥、手上磨茧”的实干,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正如张桂梅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所说“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当代青年正以“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凝望受阅装备方阵,感悟“国之大者”的科技实力。当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车缓缓驶过,“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标语让世人看见中国国防的硬核底气。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坚守。从钱学森冲破阻挠归国铸剑,到南仁东二十二年磨一剑建成“中国天眼”。历史证明,“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挺起民族脊梁。

铁血铸盾,军魂耀九州;青春许国,赤诚映山河。历史长卷昭示:军民同心乃固国之本。新时代青年当以强国有我之志,勇攀科技高峰,敢闯改革深水,扎根基层沃土,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奏响时代强音。(王芳)

责任编辑:赵地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