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村党员教育如同一股蓬勃的力量,在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描绘出一幅乡村繁荣的绚丽画卷。
教育之基如磐,厚植乡村发展之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党员教育在基层落地,是基于对基层实际需求的深刻洞察。基层工作纷繁复杂,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到社区治理中的民生诉求、矛盾协调,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基层党员的能力与智慧。党员教育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而来。它深入了解基层党员所缺、群众所需,将教育内容与当地的发展紧密结合。比如在农村地区,围绕特色农业发展,党员教育便会涉及种植技术创新、农产品市场营销等实用知识,让党员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带头人。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党员教育,使党员成为农村发展的多面手,“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真正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教育之花似锦,绽放绚烂乡村画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党员教育在基层生花,得益于多元化且富有活力的教育形式。传统的会议室集中学习依然存在,但它不再是唯一的形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基层党员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线上学习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层党员无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是在偏远的工作地点,都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微视频、在线直播等形式,将党的理论知识、政策解读、先进事迹等内容生动呈现。同时,实践教育也成为党员教育之花盛开的肥沃土壤。让党员参与到抗洪救灾的应急行动、人居环境的整治行动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在与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这些丰富的教育形式,如同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党员教育在基层绚丽多彩的画卷。
教育之实若金,铸就乡村振兴辉煌。“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经过精心培育的基层党员教育之花,结出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受过良好教育的党员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他们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让农村经济蓬勃发展,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在乡村治理中,党员发挥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的乡村氛围。在文明乡村建设中,党员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尚,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成为乡村新貌。农村党员教育让党员成为乡村振兴战场上的“千里马”,带领全体村民向着美好生活疾驰。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让农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王勤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