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党员干部 敬畏“方”“圆”才能“行守其度”

2024-05-24 16:24:57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人民政府

近期,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律是“高压线”也是“通行证”》,文章指出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划出“红线”,标出“禁区”,列出“负面清单”,正是为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打好基础、指明方向。党员干部应当敬畏“方”“圆”,把遵规守纪刻印于心,内化为言行准则,才能坚守本心,行守其度。

坚定“矩步”,才能矩以成方,行止有序。《后汉书·郭镇传》中,有“行必矩步,坐必端膝”的记载,刘邦“约法三章”、商鞅“徙木立信”,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将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用以立身治国的重要理念。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建立了铁一般的纪律框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广泛传唱。党员干部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都不能脱离“纪律的框子”,要视纪律规矩为“高悬明镜”、“手中戒尺”,并使之成为内心信条,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遵循规则和制度,保持正直和规范的品质。

坚守“初心”,才能规以成圆,行不失道。古时,人们用两根木条加一根绳子,木条一头加以固定,另一头朝着同一方向不停转动就可以绘制出一个完美的圆。党员干部的“初心”如同圆的固定点,在绘制人生轨迹的过程中,无论如何转动都不能偏离初心,一切的行为准则都必须在“纪律的圈子”里转动。“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党员干部既要将纪律规矩当成“护身符”,常修为政之德,自觉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又要当成“紧箍咒”,时刻自重自省,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严守“公与私”的警戒线,不碰是与非的“高压线”,不踩情与纪的“分界线”,才能不迷失“初心”,不偏离“轨道”,画出人生的完美圆形。

敬畏“方”“圆”,才能规矩在胸,行守其度。“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从锦州战役时“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到解放上海时人民解放军的“露宿街头”,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铁一样的纪律。党员干部要用立世之本的“方”和处事之道的“圆”来约束自己。将“规规矩矩”和“条条框框”印刻于心,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的“口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要始终对党纪党规心存戒惧,常“照镜子”、“量尺子”,做任何事情都将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才能从根本上将遵规守纪化为“内心律令”,做到“随心随欲,不逾矩”。(章星星)

责任编辑:张欣心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