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强调“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树立工匠精神”。饱含着对全社会以实干攻坚克难、以实干创造未来的殷切期待。作为基层村务工作者,更应在工作中落实能力本领、勇于担当精神,努力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匠人”。
一片赤诚守匠心。“树之茂盛靠根深,人之忠诚靠铸魂。”广大基层干部要读懂“大国工匠”的忠诚之志,“敦煌女儿”樊锦诗、“燃灯校长”张桂梅、“文物修复”郭汉中,他们将“忠诚”二字融入“灼灼匠心”,从青丝到白发用一生的专注与坚守诠释了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基层干部要坚定“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的政治信仰,铸牢“一腔热血献给党”的理想信念,满怀对基层工作迷恋执着的热情,将忠诚化为基层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最牢固的政治基因、最优良的传统作风。以“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的态度,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切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忠诚本色。
精益求精淬匠技。《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广大基层干部要明白“匠技”的磨炼需要专注细节,要有敬业的情怀,更要有精业的执着。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精益求精”的“工匠技术”,无不彰显着能工巧匠对制造的精雕细琢,对完美的极致追求。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秉持“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基层的伟大实践中专注于自己的一隅勤奋耕耘,做到业务一口清,实践一手精,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做精、做细、做扎实,在每一个细节上“吹毛求疵”,真正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不断提高自己干事创业的标准,以工匠般精益求精的精神力争做到极致,在平凡岗位上战风斗雨、书写精彩,用一言一行和实效实绩为党旗增辉添彩。
源头活水安匠魂。古语有云“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广大基层干部要知道“匠魂”是“匠技”的“源头活水”。大教育家叶圣陶终生远离名利场,踏踏实实做学问,为整个文学界带来了一股潺湲的清流;江苏省劳动模范钱福珠一生甘于清贫,刻苦钻研纺织技术只为让全国人民穿好衣……匠人的作风,在众声喧哗中保持从容、清净自守没有真心诚意的服务为民理念,就无法磨练出造福人民的精湛“匠技”。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广大基层干部要想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工匠”,就要把志向定位于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坐标之上,确保个人志向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最大追求”,在乡村振兴、文化教育、社会福祉中不懈奋斗,以“民之所需,必有回应”的实效取信于民、聚拢民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卓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