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抓思想、抓实践、抓创新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思想,树立斗争意识。面对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挑战,一些干部表现出畏难情绪,不敢轻易涉足复杂领域,做事敷衍塞责、草率搪塞,重虚功而轻实绩,只图“安稳不出事”。由此滋生的形式主义糜风,成为了阻滞高质量发展的“毒药”。抓思想,就是要宣传基层和群众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基层创造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所有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在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等重点工作时,广大干部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切实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把该抓的工作抓到位。
抓实践,坚持学用结合。抓实践,要注重“学”和“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学”要以“用”为目标导向。对于所学的知识要去芜存菁,有鉴别、有选择地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学习研究,历练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用”要以察实情、重实干、求实效作为思维方式,时刻反思实践效果,在一线工作中获取学习经验,深入基层、摸清背景、掌握实情,把“本地区发展的优势在哪、‘痛点’是什么、群众急难愁盼的是什么”下功夫搞清楚、弄明白,通过学用结合,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抓创新,探索发展路径。一些干部在推进各项工作时,着眼于既定流程,畏难惧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敢于打破常规,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在思想上“破冰”。在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等重点工作上,把上级部署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在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上,要善于反思,积极谋划“先手棋”,转换攻守之势,完成从整改问题到预防问题的转变。通过狠抓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和路径。
“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既是党员干部的行动准则,也是勤政为民的服务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干在实处,务求实效”为行动指南,狠抓思想、实践与创新,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有效的手段,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蔡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