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扬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作风,凝聚基层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
科学制定调研方案。“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必修的一门基本功,是从理论到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建立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案是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调研方向。所谓调研方向并不是一个宏观的领域,而是关乎民生实事的细微领域划分,并且这个领域选择的越具体,越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调研结果。其次,调研方法是我们调研开展的“催化剂”,好的调研方法可以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能保证信度和效度,例如采取抽样调查、走访群众等。最后,统筹安排时间、地点、人员等,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做好预案。
扎实开展深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使认认真真学习成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基层的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矛盾、问题情况层出不穷,唯有用心研究,才能确保调查研究成果能够落地开花。因此,对当前面临的问题、群众的需求、提出的建议等,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坚持边调研、边梳理、边总结、边分析,及时查摆暴露出来的“短板”“漏洞”,形成全链条、全周期的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整改到实处,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持续推进成果转化。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问题,不能调而不研、研而不用。调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有意义有价值。当下,部分调研工作存在重形式、轻结果,重内容、轻总结等问题,使调查研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药方”。 党员干部要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难题,善于在实干中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成推进发展、推动事业的磅礴伟力,真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吴姝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