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为何学,如何学,学什么”,积极打造农村学校“学习型”党支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理解“为何学”是建设农村学校“学习型”党支部的前提,其必须解决两个难点:一是从农村学校出发,解决“阵地”的问题,即是说构建党支部的“活动阵地、宣传阵地、思想阵地”,合理利用教学办公区域、充分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稳固筑牢党的思想根基;二是从“学习型”出发,解决“内涵”的问题,即是说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融合学校教育教学、素质教育工作,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需要明确两种关系:一是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建工作是有机融合的,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学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学习型”党支部与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两种关系彼此交叉,相辅相成,其目的在于促进农村学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弄清“如何学”是建设农村学校“学习型”党支部的重点,“学习型”党支部所要求的学习是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是规范化、系统化、体系化的学习。全体党员教师要理顺学习内容,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结合实际学、线上线下学,凸显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完善“三会一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力求“深度”,成立学习研修班,采用自主学习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模式,树立师德师风、营造校风学风;二是着眼“广度”,设立主题宣讲课,积极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村镇、学校开展“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等;三是把握“温度”,做好“传帮带”工作,促使年轻党员尽快适应岗位,推动学校党支部建设迈上新台阶。
明确“学什么”是建设农村学校“学习型”党支部的关键,农村学校“学习型”党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内容,以“学”促教、以教代“学”,发挥学校天然的教育主阵地优势。一是学理论,如政治观念、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廉洁风范、道德规范等;二是学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学教育,上好“党员政治、青年教育、干部思想、为民实践、经验分享”五类课堂,让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四是学群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进行调研走访,传承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学习入脑入心,落实见行见效。
党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我们应当注意到农村学校党支部存在管理权责不明、教学党务不清、文件材料冗杂、党员老龄化等问题。“学习型”党支部能够培养一批“双带头人型”党务干部,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切实发挥“主心骨”作用,做到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走进老百姓的心中。(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