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复杂形势与群众期待,唯有以“能知足”守牢政治定力、以“知不足”锻造过硬本领、以“不知足”激扬奋进姿态,方能答好不负时代的考卷。这一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知止不殆”的智慧传承,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实践。
以“能知足”涵养清廉本色,筑牢思想堤坝。“知足者心常泰,贪欲者祸必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党员干部要学会在生活中知足,在物质待遇上“甘之如饴”,以“一箪食,一瓢饮”的淡泊心态看待个人得失;在政治生态中“心如止水”,不因职务晋升患得患失,将“干事”而非“当官”作为价值标尺;在精神追求上“志存高远”,把为民造福的获得感视为最高奖赏。更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和谐的社会氛围。回首百年党史,无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国家和人民浴血奋战,相比之下,我们如今的条件已十分优越。因此,党员干部应心怀感恩,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不被名利和权势所迷惑。
以“知不足”锤炼斗争本领,破解能力危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不足,在理论学习和能力本领上不断改进和提升。在理论学习方面,要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和常修课,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恒心,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能力本领方面,要虚心向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请教,不断解锁业务新技能,努力增强八大本领、提高七种能力。深入基层,拜人民为师,总结人民经验,让工作更加贴合实际、富有成效。只有不断发现不足、弥补短板,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在作风建设方面,树牢“标杆意识”。对照党章党规“照镜子”,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
以“不知足”激扬奋进姿态,书写时代答卷。“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其中“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对党员干部永葆进取心的时代召唤。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能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热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在思想上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行动上,要敢于担当重任,勇于接受挑战,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境界上,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足、知不足与不知足,恰似三棱镜的三个切面,折射出共产党人完整的价值追求:知足者不惑,守住清廉底线;知不足者不殆,练就过硬本领;不知足者不畏,勇担时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当以“三知”之道校准人生坐标,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中,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秦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