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浦江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带头将领导干部“坐堂等访”的工作作风转变为“主动下访”的办事态度,由此形成我们如今学习的“浦江经验”。
践行浦江经验,领导干部须“躬身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放下“官架子”,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不断深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工作当中将我党的创新理论结合实际问题大胆实践,小心求证。在服务阶段用心用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不断奉献,真正做到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在作风问题上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了解群众诉求和基层意见之际不断夯实自身思想建设。
践行浦江经验,领导干部须常态化下沉基层,实地解决问题。特别是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多上心,以一颗心放不下的责任心走出“坐在办公室内焦头烂额,深入基层全是办法”的现象怪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批处理,同时落实“简单问题马上办、一般问题及时办、线上问题实时办、疑难问题监督办”四大方针,并以“流动商贩”的姿态深入群众腹地,走进人多困难多的地方,密切和群众交流,熟悉掌握社情民意,并具体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提高群众反映的办理质量和效率,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践行“浦江经验”,领导干部须拓宽群众诉求反馈渠道。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腹地开展调研工作,不能仅是拉横幅,拍拍照,做些表面文章,要不定期的走村串户了解群众需求,并结合当前的优渥网络条件,建立各种上访平台或吐槽网点,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与群众“拉家常”似的探究群众想要什么及思考我们能做什么,最大限度的接收群众以及广大网友的监督,并改善民众所反映的不足。
践行浦江经验,领导干部须做“增值服务”。领导干部既是人民公仆,也是群众中的一员,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九字箴言,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将人民心为己心,虚心向人民学习,经常开展蹲点调查,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身在基层,心在基层。广大领导要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我不断奋斗的目标,要将乡村建设事业的不断进益做为自身的最大政绩,力求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建设提上一个新台阶,为创新基层治理寻找一条全新之旅。(张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