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三思”后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2023-06-26 17:23:07 | 来源: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人民政府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既要学会调查,也要擅长研究》中指出,只有把调查和研究很好统筹起来,调查研究才能成为治理者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的过程才能成为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便难免“不接地气”,就难以发现新情况、应对新问题、形成新方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务必“三思之后行”,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分析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以充足的准备和底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让调查研究取得应有的成效。

“深思”选题,下足调研课题“精”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确定选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础,选题如何直接关系到调研工作的成败、调研报告质量的高低。调研课题必须紧扣现实工作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优先解决党和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课题,要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要选择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选择本地最亟需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等。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课题的选择上务必做到全面思考,厘清所选调研课题是否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是否深入人民群众,是否贴合地方实际,要区分“大课题”与“小课题”的区别,也要弄清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的区别,唯有如此,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出成效。

“善思”方向,下足调研对象“准”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调研对象的选取要以调研课题为基准,紧扣调研课题,选取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调研对象。同时,也要学会把握“小课题”,缩小范围,使调研对象具象化,做好“典型工作”。调研对象的选取,既要看全面,也要抓重点;既不可“泛化”,也不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总而言之,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把握其中分寸尺度,提高选取调研对象“准度”,才能更好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巧思”方法,下足调研方式“活”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调研方法上要多样化,一种方法不如几种方法好。关键要见实效,要解决一些突出问题、重点问题。”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在调查研究工作上。开展调查研究,不仅要继承过去已有的好方法,例如听取汇报、现场勘探、问卷调查等;也要与时俱进、开拓探索调研的新路径,灵活运用新的调研工具和载体。而在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调研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应采取差异化的调查方法,使“线上问卷”与“线下走访”相结合,做好定量分析的同时更要做好定性分析,以“问题”为索引,贯穿调研工作始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调查研究。(周薇薇)

责任编辑:张欣心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