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培养选拔优秀干部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力扶持业务骨干、技术大拿,充分发挥“酵母”作用,带领其他干部共同攻坚克难,努力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优秀干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将业务骨干“雪藏”起来,不肯放手到其他单位交流,生怕缺少得力干将;还有的常常以“能者多劳”的思维布置任务,重点任务总是固定几人完成,不考虑人员梯次搭配。独木不成林,单兵难作战。党务工作千头万绪,又互相联系,若是某个环节存在短板,就易引发“木桶效应”,从而波及整个布局。若不能够及时将个别“一技之长”变为“大家共享”,始终保持“孤雁单飞”。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个别环节出现“后继无人”现象,还不利于激发干部群体智慧和极大潜能,影响干部整体队伍发挥。
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不仅不会减弱自身的光芒,还会带来更多的光明。事实证明,只有让更多的“尖子”发挥榜样作用,鼓励他们上一线、唱主角,最大限度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更多“尖子”流动起来,推动干部队伍建设“水涨船高”。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干部使用观,进一步强化典型引领,突出抓重点、重点抓,深入分析挖掘尖子特长,采取“量体裁衣、重点突出”方式,分门别类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围绕职责分工、经历学历、优势专长、带富能力、工作经验等内容精准建立“帮带导师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更新;按照“以强带弱、互帮互促”的原则,对帮带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帮带导师工作经验、专业特长等进行匹配,实现精准结对;按照帮带对象岗位特点和短板弱项,灵活采取跟班学习、专题指导、项目参与等帮带方法,着力提升帮带实效;从岗位、能力、实绩等维度考虑,各部门要交叉互派优秀干部轮岗交流,切实让“尖子”多岗位“熏染”,使能力本领成倍放大,有力推进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构建良好的“尖子—种子—尖子”循环体系,让更多的优秀干部得以不断涌现。(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