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借物喻人,将廉洁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例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讲了莲花的高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美的是白石灰的骨气;“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说的是青松的品质。这些千古绝句都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骨气的人,有品质、洁身自好、堂堂正正、绝不贪小便宜的人。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从政、倡树正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下五千年,始终贯穿着一条“爱国家爱人民、重风骨重气节”的主线。中华民族正是沿着这条清风浩荡的主线走过来的,而历朝历代清官廉吏、志士仁人的闪光事迹,就是铺设在这条主线上的瑰丽花朵。一代廉吏包拯、于谦、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远。他们或表现为磅礴气概、忠心为国;或表现为清廉不苟、志行高洁;或表现为刚正不阿、纠劾奸佞;或表现为抑制豪强、彰善惩恶;或表现为与民兴利、勤谨奉公.....尽管现象有殊风貌各异,但其以“清廉”为本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从古至今,清廉始终是从政为官者的道德追求和行为标准,是一种品格,一种内涵,一种精神。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并将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他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同样的八小时之外,有的人选择腾云驾雾、杯盆狼藉,而有的人选择潜心学习、加班加点,也有的人选择文武并举、张弛有道,而有的人却选择出线越位、腐化随落。总书记高度关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叮嘱他们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守住拒腐防变防线,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全力以赴地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养成尽责则心安,奉献则快乐的心态,将廉洁从业从一种“要求”转换成一种“习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的年轻干部一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奠定反腐蚀、防腐败的思想根基。二要练就过硬本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三要强化服务意识,践行为民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廉洁是灯,于迷茫彷徨时照亮前行的路;廉洁是镜,于衣衫不整时助人端正衣冠;廉洁是屏,于浮躁社会中抵挡物欲横流的旋风。作为青年人,应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常受德法之束,常思贪欲之害,常成非分之想,常守本职之责,把廉洁作为定格青春的坐标让浩然之气流淌于成长的长河中,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龚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