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来信中提到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表示肯定。“自找苦吃”原意是自己找苦头吃,主动招惹麻烦,但对于正值成长黄金期的年轻干部而言,正需要这样的“自找苦吃”,多在吃苦的岗位历练,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厚植心系群众的感情,才能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成长就有了基石。“自找苦吃”,吃苦不是目的,收获成长才是关键。基层干部直接服务群众、直面矛盾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往问题矛盾多而复杂的地方钻,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做边思,边思边悟,在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练本领、长才干。
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成长就有了筋骨。“自找苦吃”是勇于担当的践行,本质上就是敢于克服懒性,敢于走出“舒适圈”、告别“安乐窝”的过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白衣战士逆向而行,争着抢着干重活、进重症病区。张伯礼院士为之感慨:“负重前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年轻干部要秉持“要为人民吃苦、先于人民吃苦,才能让人民不吃苦、少吃苦”的信念,通过“自找苦吃”,将双脚扎进泥土,让自身在磨砺中茁壮成长。
厚植心系群众的感情,成长就有了根系。“自找苦吃”,做扎进大地的“根须”,而不是浮在水面的“葫芦”。当年谷文昌为让东山披上绿装,常拜群众和技术人员为师,与他们一起干活、一起流汗,找到了遍植绿荫的“锦囊”。只有既“身入”又“心入”,沉到基层听民声、集民智,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到基层去、扎根在泥土中,用脚步丈量大地,与群众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真正做到干部下沉,扎牢根系才能收获不一样的成长。(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人民政府 涂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