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毛病不及时防止就会变成大问题。为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云南在各级干部中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从干部选用、培育、监管几方面,助推干部在工作作风上来一次大转变、在工作效能上来一次大提升,破除一切有可能形成顽瘴痼疾的“小毛病”。
注重干部“选”“用”。当前用人必须政治品格过硬,一个人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不鲜明、立场不坚定、态度不坚决,那就坚决不予提拔使用。要使用能力本领突出的干部,无论处在任何层级的干部空有一腔热情,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干部应当具备解决问题的本领;主动担当作为,应加快构建职务调整、职级晋升、事业统筹三位一体“立交桥”,以担当之心察人识人,重点发现和使用敢担当、善担当、乐担当的优秀干部。
狠抓干部“培”“育”。时代在变,社会境遇在变,人民的期待在变。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能力保鲜尤为重要。古人言:“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培训如良药下肚,目的是治标治本、强筋健体。任何干部都会面临新新岗位、新业务、新要求,新形势下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尤其重要,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干部的培训、教育,培养和训练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自学能力的干部,持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加强干部“监”“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干部不知不觉就被人家请君入瓮了。有的干部对从严监督管理还心存不解甚至怀有抵触情绪,抱怨“限制多”“规矩严”“压力大”。殊不知,严是爱,宽是害。“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当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及早“咬耳”“扯袖”,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这才是组织部门对干部最真切的关心爱护。当然,干部的压力确实大了,但这种大,大得好,压力大才能时刻保持“管理就在身边、管理无处不在”的危机意识,才会守规矩、不任性,群众才会心安,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陈雪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