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和福建省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多次提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在新征程踔厉奋发之期,建设政治能力过硬、政治素质过高的领导干部队伍是重中之重,也是应有之义。
坚守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重点突出了领导干部政治理想信念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方向决定命运,道路决定成败,中国共产党百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伟大事业的实现离不开广大领导干部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忠诚。在建党初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先驱,不畏强权、敢于牺牲、甘于奉献,在风雨如晦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和利益威胁,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确道路,始终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用炽热鲜血铸就了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了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始终用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服武装自己,坚决拥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发展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无论是荆棘载途还是暗礁险滩,他们从未忘记党的信任和培养,也不曾讨价还价、挑三拣四,而是毅然决然跳离“舒适圈”,深入艰苦贫困地区甚至是疫情的“危险圈”,舍身忘己、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正是在这些领导干部的带领下,我们才能够一次次攻坚克难、化险为夷,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战等等一系列硕果,顺利推动了党的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
提升政治素养。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政治素质决定了其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是对领导干部的第一要求,占据多种能力的主导地位,它是开展一切执政活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看,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引导着领导干部开展各项工作。良好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能够为领导干部具体的执政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法,是执政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只有把握好政治上的“方向盘”,坚定崇高的政治立场、保持极高的政治定力,才能够在执政过程中不断纠偏,调整执政方向,确保各项事业有序、平稳地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转。反之,缺乏必要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会带来巨大的执政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盖,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政治上的动摇和堕落,精神支柱的不稳,带来的是执政动力的缺失和执政方向上的目光短浅。反观当下,一些思想不纯、动机不正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功利而放弃信仰,在执政过程中表现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等不良作风,有的甚至堕入腐败深渊,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民政府的威信,在执政效果上大打折扣。
保持政治本色。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广大领导干部初心和使命。为党的事业发展而献身,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莫过于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我们要始终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深刻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最坚定的信念、最忠诚的信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华章、再创辉煌。(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管理局 魏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