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持续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力量的同时,应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激发驻村干部担当作为。
以目标为导向,坚持严管厚爱。修订完善《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明确从“建强村(社区)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除返贫风险;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积极为民办事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五个方面落实驻村帮扶职责。完善考勤管理制度、轮休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等7项管理制度,让工作队员在驻村期间,密切联系群众,严守工作纪律,注意言行举止。同时,牢固树立一线识别考察干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形成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良好氛围。
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培训管理。针对驻村队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工作性质不一样、业务范畴不一样等实际,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培训、谁下达任务谁负责培训”的原则,各级部门在下达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务必要“先开展培训、再下达任务”,以“务实管用、节约成本、方便组织”为原则,通过“视频会议、刻录光盘、制作指导手册”等方式,把驻村队员从外行不断向“行家里手”发展培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针对性专题培训班,对驻村队员进行精准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驻村工作队员各项能力。
以结果为导向,擂台比武展业绩。把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将基层党组织“擂台比武”活动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精准设定“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业组织化、党员发展工作”四个基层工作重点难点任务作为季度擂台比武主题,按照干什么、比什么的原则,以练促学、以比促干。(云南省砚山县委组织部 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