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是了解评价干部的重要途径,面对考察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以及新形势下错综复杂的新矛盾和诸多严峻新考验,如何提高干部考察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精准性,防止考察失真、识人失准、用人失误,提升干部考察能力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应练就五大“超能力”。
利嘴巧舌的导谈能力。针对考察谈话不深不透、失实失真的问题,要善于营造相对轻松、相互信任的谈话环境,搭建考察员与谈话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运用拉家常、鼓励交流、巧妙插话、“紧逼”询问、追问等方式,引导谈话人说真话讲实情。同时,提前拟定个性化谈话提纲,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和规范性。
火眼金睛的鉴别能力。针对在获取各方信息过程中,出现矛盾集中、意见分歧较大情况时,存在难辨真伪、不能准确鉴别判断等问题,要提高考察敏锐性和分析研判能力,对各方信息进行细致甄别、相互印证,避免被某一观点所牵制,或依赖于某一人物的看法,准确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作出辩证客观的识别评价。
无处不及的触角能力。针对考察范围窄小、重八小时以内轻八小时以外、重工作圈轻生活圈社交圈的问题,要将考察范围扩大至上级主管部门、下属部门、业务往来部门以及更多层次人群、更大群体、更多对象,深入到生活圈、社交圈,多渠道、多层次、多视角听取和了解情况。还可巧妙运用明察暗访,将触角延伸至考察对象的“对立面”征求意见,尽可能了解更多情况。
严谨细致的审查能力。针对把关不严、失察失真的问题,要对《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情形进行审核把关。严格核查“三龄两历一身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做到干部档案“凡提必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向纪检监察、政法、审计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对考察过程中反应的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进行求证核实。
神来之笔的画像能力。针对考察材料撰写质量不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问题,要善于抓住考察对象的个性特点、工作经历、履职情况、工作方法以及实绩、潜绩,引用典型事例、正确运用数据。文字表述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将德、能、勤、绩、廉有机融合于材料之中。同时把反应强烈的且经过核实的缺点与不足反映出来,把考察对象的“人像”画好刻准。(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委组织部 钟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