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共青团建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道,会上全面回顾百年来共青团的奋斗历程,深刻阐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此,我辈青年干部、基层工作者更应该牢记嘱托,端正态度,以昂扬的激情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担当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始终把端正态度作为第一准则,弯腰俯身扎根基层土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既然选择来到这条路,就应该脚踏实地向前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自愿从省厅来到基层,想方设法为村民提高收入,改善基础设施,5年时间让村里的人均收入翻了三倍;原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黄文秀,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他们是基层发展的指路明灯,广大青年干部要以他们的事迹为榜样,让基层布满足迹,让足迹盛开鲜花,用努力去换来人民的喝彩。
始终把加强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加强自己的文化储备,才能拥有改变的力量。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远赴苏联求学,学成归来后投身于我国的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大大加强的我国的科技力量;顾方舟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不断深入,不断学习,最终做出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这是知识的力量,或许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伟大,造福人民和国家,但是至少在我们工作的范围内去提升自己,做到最好。
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第一信念,担负起人民赋予的使命。张渠伟同志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但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毛相林坚守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依靠这条天路,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领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较之前翻了四十倍。奉献是青年干部要始终铭记的信念,牢记党和国家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全新全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青年者,国家之魂。”年轻人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只要肯努力,当代年轻力量终将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青年干部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先锋;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螺丝钉”。让“青年”成为“有为”的代名词!(浙江省兰溪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朱郑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