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安徽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报称,4月22日,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有关方面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相关合作业务。
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岂能儿戏。在德尔塔病毒。奥密克戎病毒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紧要关头,人民群众自费到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并将自己的身体健康寄托给权威的检测机构,通过检测以证实自己的健康,而两家检测试验室因超能力承揽检测工作,并出具“假阳性”报告给人民群众,其行为和检测结果不仅不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负责,进而给人民群众心理蒙上阴影,这种拿群众生命健康当儿戏的做法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还给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带来传播可乘之机,有关方面仅仅给两家实验室予以警告处分和立即暂停相关合作业务的处理结果不能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二、执法机构应立案调查,要让造假者付出必要的代价。快速核酸检测、准确出具核酸检测结果对疫情防控而言,重要性有多大,不言而喻。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是各地进一步采取科学有效应对措施的关键和重要依据之一。而核酸检测机构造假,不仅打破了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权威,而且可能造成有关地方无法及时总览、认清疫情,从而导致病毒扩散或防控不力。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对于核酸检测机构的造假行为,相关部门要有相应的监管、防范机制和方法,要发现一起严格查处一切起,要让造假者付出必要的代价。
三、源头管控堵住漏洞不给造价者制造造假的土壤。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核酸检测市场规模迅速发展和相关需求的急速膨胀。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经营者见利纷纷涌入而承接相关的业务。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但就现实看,相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被通报的两家核酸检测机构超能力接活儿甚至不惜出具假报告,这完全暴露医学检验外包监管短板。因而,执法机构必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相关行业、机构的准入条件、运营规则、罚则等并严格执行,真正堵上一些核酸检测机构作假的漏洞,铲除其滋生的土壤。(刘荣盛 贵州省锦屏县三江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