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在新时代“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的压力之下,如何坚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防止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泛化”,流于形式,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严”的基调。对政治立场的坚守,源于党员对政治理论的自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从政治的角度区看待和解决问题。多数通知能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但有些党员在入党之后疏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疏于对世界观的改造,逐渐丢失信仰,动摇立场,最终成为我党内部的“毒瘤”和“定时炸弹”。因此在政治素质考察过程中,要坚持“严”的基调,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把牢干部“方向舵”。
二是优化方式方法,坚持“活”的途径。政治素质考察方式多样化是确保考察全面的基础,针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面、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辩证研判,要坚持以干部“说了什么”为辅,以干部“做了什么”为主去判断其思想深处的动机,用事实说话,以民声为尺。以此为基础在加上考核记录,思想报告,巡查反馈等数据,创新方式方法,优化机制措施,多角度系统化检验干部政治素质,描绘出一幅精准立体的干部“政治像”。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久”的效果。干部素质考察不只任前检查,不只专项抽查,而更应将考察工作融入日常,嵌入经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督机制。任前检查突出政治站位,专项抽查紧盯关键领域,日常巡查培养慎独之心。久而久之,形成全链条培养监督机制,让干部从不想干到主动干,从不敢腐到不想腐,补足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钙”。(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福合院村 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