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什么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到哪个阶段,能否顺利达成目标,这与基层一线干部密不可分。为此,如何让基层一线干部进一步拿出担当、扛住压力、干出实效是目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政治上关心,让干部有盼头。基层工作繁杂和晋升空间有限是困扰基层干部的苦恼之一,要使基层干部能够沉下心、尽全力扎根基层搞发展,应当进一步加强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的工作力度,同时通过“察、述、评”和下沉“看”、广泛“听”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创新基层干部的考察方式,牢牢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鲜明导向,让基层干部在保障上有靠头,在政治上有想头。
生活上保障,让干部能安心。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在强调要落实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但在一些地方,来自各级的关心关爱都集中在了驻村工作队身上,对同样也是扶贫一线干部的基层乡镇干部关注减少。有些地方由于本级乡镇财政困难或其他各种问题,甚至已连续多年无法保障干部职工的体检。为此,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从上到下严格要求落实体检、休假等制度,关注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注重精神激励,丰富文体生活,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培养上尽心,让干部有信心。基层一线干部队伍的素质,是保障党和国家政策高效落实见地的关键,作为边疆贫困地区,由于各项资源的限制,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和水平都有所欠缺,为此充分运用东西部协作优势无疑是补齐此短板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把优秀人才、先进经验和高效的模式通过“输送”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东西部互动,及时输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切实带动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提升工作实力。根据贫困地区脱贫实际,重点选派教育、医疗、农业等急需人才进行挂职交流、指导,真正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实际困难。(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