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看政治与体育的关系。
在去年即将开启举办北京冬奥会一周年倒计时的时候,西方反华势力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动此起彼伏:美国要求国际奥委会重新选择“一个承认与尊重人权的国家”主办2022年冬奥会;西藏、台湾、新疆和香港问题上反对中方政策的区域组织自称“国际人权团体”发布公开信鼓动各国领导人抵制北京冬奥会;英国两名议员也提出抵制议案。但这些严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主张并未得到广泛响应,国家间的相互抵制不仅会严重损害奥林匹克运动,剥夺运动员的宝贵参赛机会,更会进一步加剧世界的分裂和对抗,因此如果某个国家或集团出于政治原因抵制奥运会举办,必然会受到国际奥委会和世界运动员的强烈反对。
政治是政治,体育是体育,两者应该分开看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认识。试图分裂奥运会的少数极端势力都是通过损害人类共同利益来满足一己之私,是痴心妄想,更是世界人民的公敌。
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看我国疫情防控成果。
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全球体育运动,东京夏奥会因疫情原因推迟一年,在此之前冬奥会能否如期举行一直让人捏一把汗。兑现申办承诺的首要前提,就是中国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人、物、环境同防”等宏观策略和具体措施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民众生产生活趋于稳定,为奥运盛会的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入境到离境,所有来华涉奥人员都将实行全流程、全闭环、点对点的管理政策,赛事场地设施、场馆运行、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等筹办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疫情防控虽面临巨大压力,但中国凭借成功经验与创新举措,不仅为这场冰雪盛会增添精彩,更为大型国际赛事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举办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冬奥会特别是冬残奥会汲取拼搏精神。
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领跑金牌奖牌双榜。“祝贺跟不上夺牌速度”的背后,是运动员们数不尽的汗水和付出。在开幕式护送国旗到升旗台环节中,有一名穿戴假肢的护旗手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在护送国旗的这段路程上,他的步伐坚定矫健,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可见他一定付出过远超常人的努力和汗水。
有网友这样评价冬残奥会——如果说冬奥会赛场上比拼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那么冬残奥会上见证的则是世间最不屈的灵魂。下肢残疾,便坐下身躯,立起灵魂,展露锋芒;没有手臂,便以滑雪板为翅膀,追逐梦想……祝愿每一位残疾运动员踏梦而来、圆梦北京!( 闫季彤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