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指出推进乡村振兴的“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年轻干部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他们作为干部队伍中的“生力军”、伟大事业的“突击队”,要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冲锋陷阵。
以“学”为先导,助推乡村发展,做“有为”青年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回望中华民族百年峥嵘岁月,一群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点燃了革命火种,是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带领中华民族前行,他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独立。“学习”对于一个民族而言都是立身之本、强国之基;“学习”对于一个青年干部来说是生活态度、工作责任,更是价值的追求。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真正的学习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选调生应该有足够的本领去拿起“接力棒”,要静下心来将“未知”化“已知”,坚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处事能力”,在助推乡村发展的道路上,做真正的“有为”青年。
以“做”为动力,投身乡村建设,做“无畏”青年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乡村就是一个充满“闪光灯”的“大舞台”,如果乡村建设缺乏敢想敢干,那无疑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亟待升级,人居环境品质不高,环境治理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正是“空”“旧”“老”“弱”的直观体现,青年干部要敢想敢干,要俯下身子,拾起“钥匙”,去解开关键。刚走出“象牙塔”的选调生有着先天的优势,年轻有干劲,思维活跃,掌握着先进科学知识等,这些“标签”不仅要用,而且要用活。要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要真正的做到“无畏”,才能最大化的发挥优势。
以“情”为关键,参与乡村治理,做“土味”青年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基层是广大青年大有可为的地方。“为民服务”这无疑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乡村治理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了解百姓的心声。我们要“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劲头向下使”,将自己牢牢地扎入基层这片土壤中。要时不时深入农村看情况,深入田间做调查,深入群众谈心声,像中医一样做到“望闻问切”,望群众生活情况,闻群众意见建议,问群众所思所想,切重点解决问题,用真情和百姓打交道,让自己沾满“泥土味”,真正做到百姓的贴心人、知心人。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选调生要奋勇当先,解锁“学”“做”“情”的三字密码,做新时代的“三wei”青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委组织部 张业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