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治理,机杼万端,基层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唯有把好基层换届选举的“三道关”,才能高标准选出好干部,严要求做好换届选举工作,高质量保障基层工作运转。
把好“纪律关”,高悬利剑维护基层换届肃纪。“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守纪律、讲规矩”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应当在基层换届选举中延续。基层换届选举一要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的部署要求,避免换届纪律成为形同虚设的“稻草人”;二要绷紧“纪律弦”,对“十个严禁”“十个不准”说到做到,从向“一包烟”“一顿饭”“亮剑”做起,鸣警钟存敬畏,守初心担使命,让换届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三要牵住责任的“牛鼻子”,把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夯实换届纪律的“压舱石”。
把好“风气关”,成风化人营造基层换届风清。“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风气是换届选举的“风向标”。基层换届选举一要普及换届纪法的“必修课”,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学习以筑牢思想的“防火墙”,借助分类谈心谈话以增强基层干部的“向心力”,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以营造换届选举的“浓氛围”;二要做好摸排调研的“预调查”,对基层过往的换届经验“做好功课”,对新一轮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判”,从而及时刹住可能影响换届的“小动作”,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前”;三要念好监督的“紧箍咒”,确保“来信、来访、网络、来电”等监督举报平台畅通,对违纪违规问题实行快办快查,从严从实,公开曝光,保障监督“无死角”、不正之风“无处藏”。
把好“选人关”,慧眼识人保障基层换届气正。“为政之要,先于用人”,换届选举是领导班子的新陈代谢,也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薪火相传。基层换届选举一要树牢用人的“风向标”,落实“四凡四必”,做到“凡提必审”、“凡提必核”、“凡提必听”、“凡提必查”,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防止“带病提名”;二要建立考核的“档案库”,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评价,进行日常化、精准化的记录,做到识“病”、识人,做好选人、用人工作;三要擦亮选人的“伯乐眼”,选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领头雁”,配出“齐心聚力共奋进”的“好班子”,绘出“昂首阔步新征程”的“好蓝图”,传好换届选举的“接力棒”。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基层换届选举关系基层未来工作的“下一步”,也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盘棋”,务必要把好“三道关”,方能上下同心开好新局,行稳致远开启新程。(林慧冰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