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驻村干部作为衔接枢纽,要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乡村振兴,带正村庄风气,把责任“肩挑背扛”,将汗洒在致富路上。
驻村干部正确引领村内风气要“胆大心细”,抓“少数”,保风清气正。驻村干部要胆大心细,即要善“主外”,管好经济发展,也得能“主内”,正村内风气。用好“村支书”“村主任”这个少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易产生村庄群众利益矛盾,汲取村支两委累计的风气工作经验,学习解决矛盾方法,防止出现“缠访”“闹访”。紧盯“刺头”这个少数,出现问题主动接触,主动上报,不偏不倚,公平公正,防止“刺头”破坏村内团结,带偏村内风气。
驻村干部对乡村工作职责要“肩挑背扛”,勇于担当,完成乡村振兴使命。新任驻村干部接下驻村接力棒后,换了“肩上”的责任,担起一村村民团结起来、富强起来的职责。脱贫攻坚战,保障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产业之路任重道远,如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将村庄名片“发出去”,是驻村干部肩上的重担。工作任务艰巨,即得学习网络上的新发展思想,也得下地进行实际操作教学,与多年工作方式不相符,导致实际工作难如“搬山”。驻村干部得以“不破楼兰终不返”之姿,学习“愚公移山精神”,扛起乡村振兴的“巨石”,打通乡村振兴的“大道”。
驻村干部谋乡村发展之路要奋勇拼搏,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致富路上坎坷万分,实现乡村振兴困难重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乡村发展需要的,不是“电灯泡”,是实干家,勇于尝试,用实践解决发展之路上的难题;奋力前行,用实践去摸索出有特色的致富道路。群众致富需要驻村干部带头拼搏,为乡村产业拼人脉、博资金,保障产业稳定发展;为乡村项目拼技术、博收益,提高资金收入;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拼能力,博管理,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策略。(赵志荣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