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网红”群体借助媒体传播手段,发展成为当前网络中最为活跃的一族,甚至一度成为青少年们追捧的对象,“网红经济“、“网红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促进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共赢,这一现象确实有其积极的影响力;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导致出现很多“三观庸俗”、“捞钱网红”现象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网民们,如果不对“网红”行为加以监管,它会冲淡人们对知识、真理与崇高价值观念的敬畏与尊重,最终导致对社会精神向度的伤害。现就目前高校教授网络走红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以下几点浅显的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网络监管部门机制不健全,存在网络市场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发挥不够 ,媒体 、经营者 、消费者对网监工作的参与度不高 ,社会共治水平较低,网络准入门槛低、网络监管不力等情况,导致一些被网络带偏的“教授”,腐蚀着现在的一批青年学生们。
2、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从众的心理泛滥,盲目从众,容易使人受到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一些高校教授纷纷涌入网络,给如今混杂的网络时代,制造了一剂“危险药品”。
3、有些修养不够、存在观念偏差、被带偏的网络“教授”,因为利益驱使、心存侥幸心理,致使一些受众纷纷效仿,造成网民理念上存在了偏差。
4、媒体舆论引导存在偏差,媒体舆论在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忽略了被引导对象受众的心理形式,没有正确对待客观规律从而出现了舆论引导偏差。
二、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网络市场监管分工协作机制,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进一步加强网络服务许可、备案管理,开展存量违规网络服务清理,提倡全民参与网监、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塑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大力提倡运用传统与现实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网络传播,用接地气的朴实形象以及亲民的语言风格为我们重新解读高深的文化,如中国政法大学罗翔,用生动的例子将法律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进而让受众们了解到法学知识的深厚,懂法、知法、用法。
3、“网红教授”们应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理论修养,提高认识,防止理念存在偏差,加强宣教,避免被网络给带偏,树立良好形象,在网络上传播、传递正能量的东西,给网络带去一股清新之风。
4、规范网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各网络媒体应当积极宣传譬如百家讲坛走出的易中天、于丹、纪连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这些红遍全网,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网红教授”形象。
总而言之,网络走红的高校教授们,他们专业能力、学术水平让人叹服。作为大学教授他们的实力无可厚非,这些都是在某些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多有建树,文化从来不都是高等学府里的阳春白雪,民间的下里巴人同样尤为可贵。教育并非高高在上地俯视人间,多少大学教授不食人间烟火,在讲学时高谈阔论,给学生灌输深奥难懂的专业性理论。但其实传授的专业性知识仅仅是自己能听懂,那不并是教育,那是炫技,真正的教育不是倒灌,而是循循善诱,以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懂才是教育。然而用好网红这把双刃剑,才能传递出网络正能量,以不至于最终导致对社会精神向度的伤害。(贵州省锦屏县偶里乡人民政府 杨正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