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撕一撕“面子”又何妨

2021-07-07 09:10:59 | 来源: 中廉在线

基层社会治理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促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当前,乡村振兴正建设正有序推进,可农村的攀比风气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坎”。虽然各地制定了许多村规民约,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但一些农村的陈规陋习并未改变,特别是挂礼的攀比之风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面上的光鲜已经不能掩盖背后的心酸,这让很多农村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都说,人的烦恼,一半是为了生存,不得以而为之,还有一半是因为攀比,自寻烦恼罢了。生活是自己家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如果一味的攀比,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深的焦虑中,而不去考虑真正生活的意义! 古语讲“上面不带头,下面莫想好。”农村现行攀比的歪风,看似邻里之间的一种攀比风气,实则是面子作祟,助长攀比之风。要解决农村的盲目攀比之风,必须撕掉这种攀比的“面子”,以党风、政风之变带动民风之变,净化乡村治理风尚。

乡村振兴的实施,撕掉攀比之风背后的“面子”,尤为重要。各地只有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上下功夫,移之以情,易之以理,管之以法,才能帮助农村群众告别婚丧嫁娶陋习,确保基层治理效果。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管齐下移风易俗,通过加强组织安排、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规民约,并配套出台激励性和约束性措施等,给老百姓操办红白喜事套上“紧箍”,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约束。只有大家共同遵守村规民约,才能够让社会秩序更为美好。另一方面,善于动员乡村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激发民间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已有的“红白理事会”对天价彩礼进行监督规劝,以乡规民约进行约束。同时,结合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推动产业发展、搭建就业、教育培训,破除以人情兑换利益的错误生财之道。只有努力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净化的良好机制,才能形成治理天价彩礼的合力,让移风易俗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乡村振兴不单是产业兴旺,更需乡风文明建设。惟有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撕掉“面子”带来的不良风气,以治理引领家风,以家风引领民风,以民风带出村风,推动乡村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基层治理才会变得更为顺畅,如沐春风一般。(盘得胜 云南文山州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