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忆红船乘风破浪,征途上下笃行致远。百年初心庇佑神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遥望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无数仁人志士奋力求索,从1921的血雨腥风到2021的如日方升,共产党员用生命点燃的星星之火,燎亮了城池万千,“如七而至”的盛世在鲜红的旗帜下生机勃勃。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铿锵有力、字字珠玑的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指明了党员干部赓续奋斗的目标方向、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需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当做“坚实脊梁”,将初心使命“一以贯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历史“底色”,构建文化自信历久旎坚的“理想盛世”。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流淌着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在党的诞生之初,无数先烈“投身革命即为家”,拥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追求:就是让中国摆脱积贫积弱的面貌,让民族强盛。这一抹“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历史“底色”,在党和人民的知行合一中产生了崇尚和谐、追求大同的悠久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孕育了新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出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品格,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最大的文化底气。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坚持文化自信,牢记自身“胎记”,勇于承担文化传承先行者、拥护者、捍卫者的责任,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胸怀壮志、不懈奋进,将文化自信化作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从容“境界”,构建道路自信始终如一的“不渝盛世”。党的一百年,是世界风云变幻的一百年,冷战开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主义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坚持“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从容“境界”,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认识,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条伟大的道路是从5000年中华文化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100年艰辛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来的,是从新中国70多年接续发展中走出来的。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昂首阔步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以“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的家国“底线”,构建国泰民安寸步不让的“太平盛世”。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被刻下了“统一”的基因,纵观中国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将国家统一作为最大的追求,家国天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有情怀。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主心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只有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地位,才能高度契合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才能树牢中华民族"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的家国“底线”,真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完成革命先辈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新青年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用自己血肉筑成钢铁长城,护中华国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百年征途筚路蓝缕、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适逢承平盛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凝聚了9600多万共产党员和14亿多全国各族人民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作为百年大党中光荣的一员,在“如七而至”的百年盛世,必须以“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筑牢历久旎坚的理想信念、以“始终如一”的坚守不渝,走出中国特色的前进道路、以“寸土不让”的强硬态度,建造物阜民安的太平盛世!(青海省尖扎县委组织部 马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