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自古以来,唯有忘记自身利益,才能做到最大的公平,而谋私就是腐败的开始。如何惩治腐败,以“清廉”擦亮自贸港的底色?“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为新阶段“拍蝇打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三不一体”推进,将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为自贸港建设保驾护航,使其在时代的浪潮下脱颖而出,抓住发展机遇驶出惊涛骇浪。
一体推进,须持续强化“不敢”的震慑,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腐败无小事,一些看似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如果听之任之,将形成“破窗效应”,不仅严重败坏党风政风,而且会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动摇我党执政根基。对待此类问题,如果零敲碎打、紧一阵松一阵,仅停留于面上的查处,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屡纠屡犯”怪圈中,因此把牢“严”的主基调至关重要。重点聚焦海南自贸港政策以来,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通过“黑红名单制”,将问题企业列入黑名单,提高其腐败成本,让企业不敢“铤而走险”,以创新举措为廉洁自贸港基础性建设添上“廉洁锁”,让“不敢腐”成为常态。
一体推进,须合力出击,多措并举扎紧制度的笼子,夯实“不能”的基础。构建“不能腐”防范机制,是解决腐败风险关键,通过建立健全机制体制,让意欲腐败者无机可乘。纪检监察干部要找准定位,履行监督首责,自觉将监督端口前移,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预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对监督检查、巡察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腐败问题要“深入解剖”“找准病灶”,深化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扎紧扎牢制度“篱笆”。进行源头治理,推动长效常治。同时“合指成拳”发挥合力,对财务、工程等专业性,技术性很强问题应坚持发挥多主体力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监督,联合审计、财政、司法、媒体舆论等多主体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全民监督氛围,促进监督工作由纪委监委“单兵作战”向全社会“兵团作战”转变。发挥基层监督作用,实现“监督触角”全方位覆盖。充分发挥监督“前哨”力量,发挥村级纪检委员作用,做细“末梢”监督,防止出现“天高皇帝远”基层霸权,把监督放到群众身边,让一切想腐败的思想无处遁形,也有助于打通党和政府的重大民生政策“最后一公里”,以制度建设织密织牢“县乡村”监督网。
一体推进,必须坚持多方式强化教育引导,唤起不想腐的自觉、营造“不想”的氛围。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管长远,要推进纪律教育全覆盖,善用“身边人”、“案中人”、惊醒“梦中人”,使廉洁意识“入耳,入脑,入心”。一方面抓好“关键少数”纪律教育,一方面将教育触手延伸至基层未梢,不断增强村干部纪法意识,将警示教育片送上门,使纪律教育辐射到“大多数”,夯实基层思想基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知环境对事物的巨大影响。因此,要持续加强反腐力度,营造良好政治氛围,建构政治生态涵养机制,使在其中生活、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涵养道德、规范行为。
“不敢”“不能”“不想”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一个同步推进、从治标到治本的深化渐进过程。要真正发挥“三不一体”推进对自贸港建设的积极作用,还要在自贸港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立足新的实践,积极探索“三不”融合贯通的实践方法,驰而不息,风气可变,真正让干部们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自觉而“不想”,让高质量发展、清廉建设成为日常习惯。(海南省中共屯昌县纪委 张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