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疫苗接种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不难发现,国外不少国家仍受疫情影响,很多老百姓还水深火热当中。在感受祖国带来强大保障力的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新冠变异毒株以更具破坏性的姿态袭来,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我们仍需按照国家要求应接尽接。在这场持续的疫情大考中,我们不仅要有必胜的信心,更应该有冷静的思考——它带给了我们什么?
理智看待危机和机遇,要善于化解和辩证认识。中华民族的奋起给我们重大启示是要正确判断形势、正确认识国情,善于化危机为机遇,吸取智慧,这是历史进步的前提。回顾历史,对待危机和机遇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结论”中面对抗战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却一口气列举了我们可能遭遇的“十七条困难”,在他看来,凡事从最困难、最坏处准备,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一个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是要始终坚持的。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次疫情的判断非常科学、全面,对此次疫情的发生背景、程度、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辨证看待——疫情对社会发展有影响,但是长期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是不变的。这次疫情的防控仍在进行,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许多具有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包括危难和机遇,而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制度优势为“中国之治”保驾护航。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制度优势。这次疫情防控是一种检验,党中央集中统一部署,集中开展疫情防控,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在中央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地方党政干部同时间赛跑;基层组织发挥第一线、打头阵作用,全面落实防控的措施,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团队;普通党员群众挺身而出,坚决站在第一线,党员先锋做表率,这些都说明了——党中央的疫情防控体系已经构建,彰显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力量、优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全可以转为制度效能,今年是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开局之年,疫情防控是第一考,在这次大考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办成了事,我们更有理由和信心相信“中国之治”,为战胜“疫考”提供整治保障。
构建命运共同体是未来发展趋势。疫情大考面前,中国的答卷包含了构建抗战疫情共同体,这既是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大势所趋,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面对疫情防控,势必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病毒无国界,世界各国应携手打一场人类抗战疫情阻击战,中国举全国之力,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为世界提供了疫情防控经验;同时,中国疫苗助力全球抗疫,3.5亿疫苗援助世界,为发展中国家及时获得疫苗带来了希望,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这些都体现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开放情怀,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疫情大考仍在进行时,在享受国家红利全面免费接种的过程中我们得以解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化危机为机遇,构建命运共同体,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同时,我们也当明确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负重蝶变,在疫情大考中继续谱写我们大写的青春。(张吉淦 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