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从形式主义中破除“指尖”之苦

2021-06-24 09:42:44 | 来源: 中廉在线

“稍等一会,等我找一个有信号的地方接收一下……”在下乡开展工作途中,同事突然接到上级电话,被告知某工作群里刚刚安排了一项任务需及时抓落实。可因同事所在位置信号太弱,没能及时在群里回复“收到”,致使上级部门打电话来催,让同事实为无奈。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身边的同事常常抱怨每天被各式各样的信息“轰炸”,尝怕了“指尖”之苦 。

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如此,各种QQ群、微信群加起来十多个,工作有时安排在群里,都不知道先点哪一个、先抓哪一项。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刷群消息,生怕漏了重要工作信息,不仅挤占了精力与工作时间,而且不时弹出的信息也让工作时间呈现碎片化,影响了工作效率。用基层干部最形象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累,手机都累了”。

建立工作群,初衷是利用信息技术,让沟通交流更便捷,让工作开展更高效。然而,如果只是一味以QQ、微信办公代替深入一线解决问题,或是让工作群变成工作“留痕”的“秀场”、打卡点赞的“基地”,这不仅是典型的作风问题,更成了实打实的形式主义。

当前,工作群、政务平台太多、同质化严重、工作负担加重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笔者认为,真正安排落实工作应该深入到一线,而不是在工作群和各种平台“指”上谈兵。不停地向基层一线层层加码,只会让干部群众寒心。因此,要从源头上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必须向从“群里吼”到“实地走”、从“重痕迹”到“重实绩”的工作作风转变,才能真正消除“指尖”之苦,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往往千头万绪。基层干部是治理基层、服务群众的人民公仆,是人民的“办事员”和“勤务兵”,而不是被QQ、微信长期绑架束缚的“网络干部”,更不是一天24小时围着手机转的“手机奴仆”。长期经受“指尖”之苦,只会让基层干部“提心吊胆”“焦虑分神”,静不下心来干实事。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治行动,对工作群和相关政务平台进行彻底整治,该精简的要精简,该合并的要合并,特别是针对那些长期不使用的“僵尸”“空壳类”公众号、微博账号、工作群,该解散的要解散、该废止的要废止,必须对各单位工作群数量、管理等方面制定细致规定。各级纪委监委要以实际行动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刀亮剑,着手建立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防止“一刀切”,坚决杜绝片面要求在群里“打卡”“留痕”等做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要坚持问题导向,将规范整治工作纳入执纪监督和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以结果导向倒逼工作成效,确保为基层减负工作标准不降、力度不减,让“指上”清风带来工作“新风”。

当然,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得从形式主义破题。因此,要彻底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人,在于人的思想作风。只有减少“线对线”的隔空调度,增加“面对面”的实地调研,才能把基层干部从“手机奴仆”“网络干部”中解放出来,从而给干部腾出实实在在干工作的“活动空间”,确保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同时,只有多一些走心,少一些套路,多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间,走到田间地头,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将“线上”变“线下”,将“指尖”变“心尖”,把更多精力用在为民解忧纾困的实事上来,才能挤掉“政绩泡沫”,从根本上破除“指尖”之苦,真正给基层干部“减负降压”。(邱有昆 云南省巧家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