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热播,讲述40组不同人物的闪光故事,演绎建党百年以来的历史华彩,每一集时间不长,但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其中一集《冰糖》记录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带领科研团队成功进行原子弹模拟轰炸试验的故事,看完后的我,内心无尽的感动和由衷的敬佩。
致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疯子”。“疯子”不疯,而是敢想敢拼、敢闯敢干。影片中提到,美国人虎视眈眈,苏联人不讲义气,赫鲁晓夫说靠中国人自己,20年,都造不出自己的原子弹。但是,前辈们不信邪,要争这口气,在试验数值的计算场所墙壁上,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两个大字:争气。不管条件多艰苦,过程多艰难,试验多危险,他们只有向前冲、大胆拼、使劲干,目的只有一个:造出原子弹!这种闯劲,不是冲动,而是鲜活的激情。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正需要有一股冲劲保持向前,也需要一股韧性坚持到底。
致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傻子”。“傻子”不傻,而是心底无私、我将无我。1962年,国家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物资匮乏。在那个食不果腹的艰苦年代,很多人都在着眼于自身利益,为自己的温饱奔波忙碌。然而,邓稼先带领的科研团队,为研制原子弹舍家远赴荒野大漠,隐姓埋名28年,为国之大业,为民之安宁,已然舍弃小我,心中想的是国家能够不再受列强欺凌,手中做的是让中华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事业。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他们是祖国的骄傲,是时代的英雄,更是我们新时代年轻干部前行道路的上的指路明灯。
致敬“用心精至自无疑,千万人中似汝稀”的“呆子”。“呆子”不呆,而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影片中,当试验计算场所停电时,战士们手持蜡烛,点亮黑暗,口中高呼“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确,原子弹的试验要万无一失,数据计算也绝不能错。“没有计算机,我们有计算尺、有算盘、有笔和纸”,他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做最精确地计算。当第九次演算后,邓稼先毅然在黑板上写下临界质量数值52时,在场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这是原子弹能够爆炸成功的关键数值,这一数值是在否定苏联提供的数据基础上确定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前辈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和夜以继日的拼搏奋斗。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新时代的美丽画卷已磅礴铺开,新时代的壮美蓝图正待擘画,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的人生自当用朝气蓬勃去书写,用积极向上去诠释,用汗水力量去拼搏,用青春飞扬去享受。我们自当要传承“疯子”、“傻子”、“呆子”精神,做时代需要、人民需要、国家需要的“疯子”、“傻子”、“呆子”。(赵富祥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