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工作的根本是“人”,人才工作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人才意识是社会人才的“培养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人才才是第一资源。社会对于人才的观念会直接影响人才产生的社会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就像充满营养剂的培养皿,对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能起到十分积极的正面作用。所以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是社会人才产生的基础。
有效的人才政策是社会人才的“收纳袋”。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各国之间为了竞争人才,对于人才的优待政策可谓是层出不穷。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宏观谋划,对人才管理进行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摒弃老旧落后的人才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和应得待遇,鼓励人才创新、宽容失败,为人才松绑,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协调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社会人才的“生长素”。过往的学历决定高度,论文数量代表实力的不完全正确观点,使很多专家学者沉浸于“结果式”的学术研究,这对整个学术界是毫无裨益的。所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刻不容缓。不仅要吸纳人才,更要管理好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精确科学选人用人,让人才回到熟悉的研究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如果能做到“以人为本”、尊重用人主体,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协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全社会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那么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就离我们不远了。(黄浩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