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喊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的奋斗最强音,作为基层党员,我们应该具“志气、才气、胆气”义不容辞扛起责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
“不破兰终不还”,艰苦奋斗的志气。发展农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志气,坚定理想信念在广阔农村大地驻扎下来,哪怕是举步维艰也要带领村民过上小康生活。只要村民还没有全面小康,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就绝不能放弃,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看着村民一步步的变化、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突破,全身心投入到为村民寻找适合长期发展的“幸福路”。基层党员“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我们要以一个脚下永远沾着泥土的“跋涉者”姿态,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青春的乐章”,唱响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先天下之忧而忧”,务实笃行的才气。基层党员要注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超前的思想观念和村庄发展规划,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全面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农民的身份发生转变,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转型,实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有效融合,让农民实现从农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农民更是现代化的商人。基层党员要有忧患意识,积极破解农村发展难题。让农产品和市场有机的融合,农民成为“网红”,为自己的农产品代言。基层党员要以“辅助者”的姿态,提前调研和学习,精准对接市场和产品推广,积极做好应急方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确保村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信心、有方法攻破各大风险挑战。
“春蚕到死丝方尽”,下沉一线的胆气。基层党员是散落在农村深处的繁星点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基层党员,用自己的真情和付出与当地的百姓建立了从“点头之交”到“忘年交”的过硬的情感。青年就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乡村振兴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不去广阔的农村,去干一番事业,与当地的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共筑美好的未来。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能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应该时刻以一个“贴心人”的姿态,在做好村民服务员的同时找准村里发展的方向,打破传统思想,注入新思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胆的迈着振兴农村的前进步伐。
新时代、新青年、新使命,广大农村大地的基层党员要弘扬志气、发挥才气、提升胆气,用自己的所学和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农业现代化,用我们的真情和付出,全面提升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用我们的汗水和泪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农村。(福建省浦城县永兴镇龙下村党群 祖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