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依靠领导班子自身力量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方式。当下,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正有序开展,“加点料”才能真正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查摆问题要有“辣”味。民主生活会本就是自我反省、自我革新、自我批评的重要渠道。召开民主生活会就是要利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找出问题。落目当下,部分地区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存在查摆问题不深刻、只谈成绩不讲问题、不愿“揭盖子”、不想“丢面子”等“隔靴搔痒”的现象。不找出具体问题就不能“追根溯源”,不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促进提升。民主生活会就是应该让党员干部“出出汗、红红脸”,要达到脸红心跳的程度,才能“排毒素”、“有疗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查摆问题时,领导干部要摆正心态、端正姿态,做到兼收并蓄、闻过则喜,找问题要尖锐而深刻,主动“过滤”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题,不说“长处”只揭“短处”,要坚决杜绝“开天窗、留暗道、有退路”等情况出现,要敢于激浊扬清,去伪存真,将问题找全、找准、找实,才能开出“火辣辣”的感觉。
剖析问题要有“苦”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环节,是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暴晒”的有力措施,是永葆党的政治本色、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等不良现象,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表扬”,将民主生活会开成“表彰大会”。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放下架子”“摆正身子”,不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我批评“点到为止”,让批评与自我批评“失去本真”。所以,在批评问题时,领导干部要敢于“揭盖子”、不怕“丢面子”,真正将问题摆到台面上深入分析、深入研判。批评者要敢于“刮骨疗伤”,秉持“治病救人”的原则,批评时份量要足、问题要实,要有理有据、出于公心,不掺杂“色彩”,不主观臆断、不添油加醋,直截了当指问题,深刻具体点穴位。被批评者要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姿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指正,立足本职工作深入查找问题根源,主动校正思想航线,还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深入剖析自身不足。
解决问题要有“甜”味。对于发现和找出的问题,不能仅是“暴晒”在阳光下,更要将其彻底“消化”。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查摆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在尝尽“苦辣”之后,涌上舌尖的一定是回味无穷的“甘甜”。如果对于查摆出的“病因”不及时“根治”,那就与做“表面文章”无异,无法达到“排毒”和“治病”的效果,民主生活会也就“索然无味”。党员干部一定要用好民主生活会这个“扫描仪”,始终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虚心接受指正,置身于人民群众当中,站位于本职工作之上,认真挖掘剖析深根问题,积极端正思想、及时调整方向、彻底解决问题。要把他人的批评和指正当成自我成长、自我革新的“跳板”,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补齐自己的短板,不断提升自我学思践悟的能力。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不断刷新“技能”,还要充分利用好民主生活会这个“熔炉”,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和能耐,将锻炼出的“硬功夫”作为抓落实、解难题的“铜爪铁腕”。(曾胜斌 贵州省三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