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为民,岂能如此“服务”

2020-12-30 10:00:27 | 来源: 中廉在线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 6 起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为民服务不作为慢作为等方面的问责典型案例。通报的这6起问责案例,虽然情形各异,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党性修养锤炼不够,为民理念出现偏差,导致为民服务能力不强和“放管服”改革执行不力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而这次通报的案例中,哈尔滨市道里区医保中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恢复现场办公,在每天可办理120个医保预约号情况下,未认真测算便决定每天发放60个号,造成群众办理医保事项受阻。“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医保办理本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而极个别党员干部没有找准“为民服务”的定位,自然就不会走近群众倾听其实际需求,导致调查研究不深入、开展工作不切合实际,无形增加了群众的办事负担。

同样,哈尔滨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自2016年推动医保网上办理以来进展缓慢,截至2020年8月,83项医保业务中仍有21项未实现网上办理;市级事权下放后,对道里区医保业务监督指导不力,业务培训不到位,发现该区医保窗口少、人员紧张等问题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也没有及时与区委区政府协调处理,存在放后失管、一放了之等问题。这种不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形式下放”,殊不知会导致多少群众办事需要来回跑、多头跑,既伤了办事群众的心,也破坏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抱定为人民服务之心,增强为人民服务之能,付诸为人民服务之行,才能把亲民的举措、利民的实事、为民的承诺一件一件落实;务必使各种越位、缺位、错位切实“归位”,才能使“放管服”改革放得全面、管得有效、服务到位,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川省三台县行政审批局 汤群 李涛)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