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海南省委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旗帜鲜明地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保护改革者、支持担当者的鲜明导向。
精准界定容错情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在容错纠错中,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形成具体化的容错情形,“一五一十”地明确化再落地执行,不能因噎废食,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一刀切”。精准判定何为“错”,一看心态,把“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扼杀到底;二看行为,把“我行我素的违法违纪行为”斩草除根;三看动机,把“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赶尽杀绝。
科学规范认定程序。正确认定何为“错”,怎么“容”,怎么“纠”,才能把好容错纠错的度量衡,用好容错纠错的试金石,握好容错纠错的风向标。首先要严照党纪党规标准甄别错对,及遵循干部管理条例的“点、线、面”,做到管理有温度、力度、深度;成立容错工作小组或者容错纠错联席工作机构,对错者“一人一档”形成台账,精准管理,动态管理;三把握好认定程序的尺度,组织部门、纪委部门等具有问责职能的单位多方联动协作加以精准认定,合理科学听取专家意见,行成有效方案,不让纪律”松绑”。
明确认定免责内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立容错工作小组,明确免责的内容和范围,把那些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决策放开,让干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对符合中央决策部署、有利于改革创新和发展大局的行为足以褒奖,形成“想改革、能改革、去改革”的氛围。同时,没有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的举措,通过民主决策程序进行“该容的大胆容”;对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过错,可以进行免责处理,不作负面评价。通过用科学的方法来综合研判,用严格的标尺来容错免责,不让干事者受委屈、不让改革者背包袱。
用好容错纠错办法,对该“纠”的纠,对该“容”的容,对该“奖”的奖,让容错纠错办法真正地为干事者“撑腰”,让容错纠错办法为实干家“鼓劲”,让容错纠错办法为担当者“兜底”!(蔡蓝蓝 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