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购买力显著增强,各大商家也紧随发展趋向,大量把广告投入到农村地区,增加曝光率,为农村地区群众带来了新的信息,但胡乱搭建、虚假广告内容对农村地区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和其他危害。农村户外广告五花八门、杂乱无序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广告一般张贴于居民住宅墙面、路面和电线杆上。许多广告内容存在虚假、夸大,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制作粗糙。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一、主要原因
(一)农村消费者消费信息不对称。虽然目前情况下农村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但无法根本改变农村消费者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大部分广告的发布者利用农村消费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进行宣传,所以,导致违法农村广告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农村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二)违法、违规广告泛滥,缺乏有效监管。调查农村户外广告可信度时,意外地发现10多个村民反映广告不可信,广告的可信度遭到质疑,虚假广告、违法广告的任意发布导致人们对广告产生了不信任,甚至玷污了乡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违法广告污染整体环境。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随意涂画在墙上的小广告不计其数,充斥于各个的角落里,清理起来十分不易,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去清理,不仅影响村容寨貌,还引起了农村群众的不满甚至是抵触情绪。
(四)监管力量薄弱。大部分基层乡镇虽然有整张治乱办,但是没有明确专门的广告监管人员,而且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监管。由于广告内容更新快,对其违法行为难以及时取证,而且公路沿线大多都是民房,属于私有产权,这都给违法广告的查处增加了难度。
二、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农村消费者信息来源,对农村消费者进行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向农民群众普及识别虚假广告的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做到信息对称。比如,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赶集天在农村地区定期发放宣传单,可以联合工商部门定期组织消费教育,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短视频,微信公众号这种方式进行消费提示,宣传消费知识,把这些法律对广告宣传设定了禁止性的规定信息传递给农村消费者使他们认清违法广告的危害之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对于广告,可以落实到村委会,由村委会负责对本村广告的发布位置、内容、形式进行统一监管。对户外小广告乱贴现象,可借助每年的农村环境整治契机,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清理力度,加强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队伍素质,要将农村户外广告监管与日常监管相结合。
充分发挥村级干部、护林员、保洁员、群众服务队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户外广告的监测力度,尤其是在节假日前后,对农村地区发布的各类广告,以及群众举报投诉较为集中的广告,实行重点监测。并定期对乱贴乱画、乱扯乱挂进行清理,加强对整治活动的宣传,为乱贴乱画、乱扯乱挂的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贵州省镇远县大地乡政府 李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