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时刻,一场“大考”即将开始,人民群众将是这场考试的主考官,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必须走实走好群众路线,一切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出发。
深学深悟,牢记为民服务“首任务”。“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群众满意更是领导干部政绩的最基本体现。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宗旨,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第一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发挥“领头雁”效应,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以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的责任担当,狠抓落实的行动自觉挑起大梁,聚焦群众关切,切实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实干干实,搭好为民服务“连心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人民服务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领导干部应抛去形式主义的政绩观,真正地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关民切、思民情、惠民生。完善政策支持措施,简化办理手续,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环保、安全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一线,用最朴实的初心、最实在行动把利民惠民的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搭好为民服务“连心桥”。
学思相促,增强为民服务“新动能”。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首先得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多是直接面对群众,事情多、任务重、情况杂,要想高能力素养必须通过持续深入地学习来获得,不管是学习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党史国史,还是基层工作经验,都要狠下决心,真正让自己钻进去、静下来、沉下去。同时,在履职尽责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把学与思的收获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找到并总结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成为视野更开阔、知识更全面、作风更扎实的领导干部,在政绩“大考”中赢得群众的高度肯定。(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江镇人民政府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