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让“两路精神”的发扬与传承相得益彰

2020-11-17 08:30:47 | 来源: 中廉在线

从川藏、青藏公路建设在“人类生命禁区”,在“世界屋脊”上开创了现代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新纪元,从川藏铁路建设在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在修建中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精神是民族的根本,承载国家的过去和未来,只有让两路精神的发扬与传承相得益彰,才能挖掘出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泉源,滋养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

树立先进典型是弘扬精神的先手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充分发挥模范人物和事迹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两路”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实践是传承文化的致胜招。精神是活着的历史,但历史在时代的潮流中有时被人遗忘。当传承精神的老人一个个故去,当口耳相传的“秘籍”逐步散落在时光的风口,诸多蕴含精神实质和内核的文化实已到了濒危的境地,没有得到传承的精神终究会失落在人类前行的步伐中。弘扬是精神传承的基础,实践是传承精神的致胜招,只有将精神的发扬与实践统一起来,树立起在实践中才是最好的传承精神理念,才能避免一味地重宣传却丢失了精神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众的本质规律。只有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决心来做好精神传承工作,将精神的传承纳入到基础教育、社会教育,引领全社会深入理解精神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将精神的力量注入到每个人的心灵,让在人的繁衍和发展中代代相传,永不凋零。

精神贵在传承,而最好的传承在于铭记中践行。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发展契机,促进“两路”精神的的弘扬,敢于在精神的传承中勇奉献、担责任,把精神发扬与传承的难点变成工作的着力点,中华民族的精神再能绽放出新的光芒,并最终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的亮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洋坑村2019届基层党群工作者 江贤铭)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