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是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四五”的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必要举措。因此,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其中把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作为新时期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这个评分榜,重点要在指标设置、评价维度、结果运用上下功夫。
指标设置突出实效性。指标决定了评价的内容,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导向。指标设置上,应分级分类,突出考核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重点任务攻坚战等方面做出的实际成效;突出考核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出的实际成效。减少台账式、留痕式考核指标,引导领导干部在真正干事创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评价维度做到多样化。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多角度多方面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情况。工作实绩是主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就是要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实绩。公众评议有必要。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群众的主观感受是评价推动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的重要“度量衡”。政治素质不能少。推动发展理论先行,对领导干部既要考核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情况也要考核对新发展理念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理解和领会。
结果运用注重导向性。注重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在政绩考核中的运用,让绩效评价发挥出它的指挥棒作用。平时考核要注重吸收运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监测数据,年度考核注重结合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等次一般应从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地区和部门中产生,领导干部优秀等次比例也相应倾斜。对一些关键评价指标和正向激励指标评分突出的班子和干部可以给予表扬或一定的嘉奖,对关键评价指标分数拖后及绩效评价结果落后的班子和干部,可以适当地进行诫勉、批评或者责令整改。
习总书记说过:“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以高效率的绩效评价推动高质量发展。(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人民政府 陈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