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提出的“七种能力”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在基层磨砺中干出“一番事业”指明了努力方向。
锤炼“七种能力”,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好政治方向。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是年轻干部想干事的“指南针”。年轻干部要时刻对党忠心,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只有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形势面前廓清迷雾、心明眼亮,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同时,提高政治能力还要注重理论上的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年轻干部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就是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真正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不断提高驾驭全局、把握方向、赢得未来的能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年轻干部唯有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把握住政治之“大”,才能将一番事业做对干事,不负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锤炼“七种能力”,要始终坚持深入基层,锻炼好解决问题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空谈出来的,“七种能力”必须在火热的实践中摔打锤炼。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今年的疫情阻击战中,大批年轻干部或下沉社区或投身一线,临危不惧,恪尽担当,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担当尽责的时代本领。“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年轻干部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学会调查研究,多挑战要事、难事、急事,攻坚克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风险意识,方能锻造出“硬脊梁”,“增益其所不能”。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七种能力”,就一定能以过硬本领展现新作为,创造出一番新事业。
锤炼“七种能力”,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二字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底气、最坚强的支撑。走好群众路线关键要深入群众,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年轻干部应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社区企业,沉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大的年轻干部不辞辛劳,下沉一线,苦干实干拼命干,用自己的汗水换来群众的笑脸,展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除此之外,年轻干部还要心中有群众,到一线察民情、解民忧,在群众当中听真话、取真经,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接地气、能落地、针对性强的务实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创造出不负党和人民的新事业、新业绩。(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岚下乡人民政府党政办干事 王善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