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心痛!虽说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但是民以食为天,粮食国属家民生大事,我们仍需居安思危时刻关注我国粮食安全,紧密关注粮食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更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在生活中常怀“三心”,让粮食不再伤心。
常怀感恩之心,懂来之不易
作为90后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经历过饥荒时代,一直不愁吃喝,过着温饱有余的幸福生活。我一直很难理解奶奶总有多备口粮的习惯。直到我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下着雨的傍晚我实在忍不住终于问了奶奶,奶奶和我说起了“她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用粮票兑换来的粮食仅够勉强吃到五分包。之后到了80、90年代虽然生活有所好转了,也能让一家人吃饱了,但是那个时候粮食产量不高,万一哪年突然遇到了干旱或者暴雨,导致粮食收成不佳,一家人又会过上了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生活了”,最后她说起了她平时常说一句话“年年有存储,荒年不慌人”。确实是这样经历过苦日子,才更能体会如今的岁月静好来之不易,现在的我们已经在实现吃得饱的基础上走向吃得好,这是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的成就,直接享受幸福果实的我们更应常怀感恩之心,懂此刻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粮食,不浪费它的“美”。
常怀敬畏之心,明尺度分寸
现在吃得饱已经不再是人们的追求,甚至吃得好也基本都实现了。现在餐饮行业在已经逐步实现了升级改造,从满足客户温饱需求,转向了标新立异变着花样吸引客户、引导客户。“谢师宴”“乔迁宴”“满月席”“周岁酒”等酒席名头层出不穷,酒楼一味推排场,客户一味将档次,有时甚至出现每桌竟有24个菜,酒席散去桌上有一半的菜都剩着。当佳肴一半倒入餐厨垃圾桶中这不是一种浪费吗?处于美好时代的我们不是更需提升忧患意识,珍惜我们现在所有的,对粮食常怀敬畏之心。在公务接待中按规矩开展,在私人宴请中不讲排场,在家用餐时量入为出,珍惜粮食,不多点“硬菜”,不过分追求“新鲜菜”,不刻意要求“花样菜”,正所谓过犹不及,在点餐中不放纵按照实际点单,减少不必要的餐饮,这也是为我们的胃减轻些负担。同时,让所有粮食到需要它的地方去,让其发挥价值,不荒废它的“才”
常怀自省之心,知粮食可贵
唐代诗人杜甫曾作诗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指出富人对美味佳肴用之不尽的同时展现了穷人的饥寒交迫,主要是更加体现那时贫富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解决温饱问题不再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难题,路有冻死骨现象以和我们说了再见,退出这个时代。但是,“朱门酒肉臭”的现象近年来却范围扩大,“酒肉臭”不再是“朱门”才能出现,现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待粮食已经从实现温饱转化变着花样满足舌尖需求,开始在举办酒席、商务宴请以及私人宴请乃至日常三餐中追求多种口味,过分追求菜的种类。渐渐地浪费现象滋生了,浪费范围扩大了,开始对餐饮浪费现象习以为常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我们对待粮食问题需要多多自省,明白浪费粮食是对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明白粮食的可贵之处。(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人民政府 胡玉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