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光盘行动以来各单位组织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推进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新风尚。光盘对于个人而言是节约粮食,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却是守卫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保障。中国有14亿人口,每个人节约一点食物加总起来就可以养活一个贫困的村落,小小的光盘行为看似简单,背后却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而在推广粮食节约的路上,也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
过程“严格监督”,为“光盘行动”助力加油。光盘实际上并不难做到,只要在过程上给予一定的监督就能够有效的控制住习惯性浪费的行为。各个组织与单位应该在菜品的准备和交易时注意分量的分配,适当时候可以推出“小份菜”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在买卖的第一个关口上做好管理,避免“贪多吃不完”的现象发生。从源头上进行节约粮食的把控和管理,为国家粮食安全赋予有利的保障措施。
态度“正确树立”,为“光盘行动”找准航向。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粮食大国,古语更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诲,这是我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因此更要因势利导,用好传统文化的手段来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想要改变铺张浪费的行为就要从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和态度开始,这是一切行为约束的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几十载农作物专家共同努力攻克难关才使得中国形成了粮食产量充沛,人民衣食无忧的局面,绝不能因为浪费的行为使之受到损害和威胁。爱惜粮食的态度一旦树立,接下来的工作就将更好推行,
结果“精准把握”,为“光盘行动”敲定标准。光盘行动成效如何还得从结果上看,大到节约的具体数字小到每一个人的餐盘余量,都是能够很好评判节约习惯是否形成的标准。简而言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只吃自己承受范围内的食物,每一餐都能够不扔掉粮食,那么国家的总消耗量就会大大减少。虽说我们国家如今年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足,但是应有的节约和控制仍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的。
食物端上餐桌是节约粮食的“第一道坎”,如果从这个环节上就能好好把控,避免菜饭的倾倒浪费,那么后续的粮食安全工作就都有了保障。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如今把自己碗里的每一粒米都吃干净才是最有“面子”的行为。(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黄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