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餐饮浪费往小的说,是失去了一盘菜、一碗米饭,往大的说,则会触发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社会资源的大浪费,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节约粮食,远离浪费,应力求做到“三戒”。
一要戒虚荣心。对大多数人而言,餐桌上的学问是菜要怎么上、能剩多少,都会牵扯到一个面子的问题。“虚荣心”自然而然就成了浪费的罪魁祸首。请客吃饭的钱能花得起,人丢不起,总怕客人吃不饱也吃不好,担心菜点少了显得招待不周,难为情。不剩点怕别人笑话自己穷酸,所以点菜时不管吃得完吃不完,总是要多点,一定要丰盛且有余才显得热情好客,吃不完时当着客人的面又不好意思打包。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用浪费撑起的面子,终究会塌。菜不在多,合口就行,吃不完,可以“兜”着走。
二要戒攀比心。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欲望也不断增加,在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中国式的请客吃饭,不仅彰显了主人的大方阔气,也体现了主人的地位和能力。很多地方请客吃饭喜欢“摆阔”、“讲排场”,酒席上堆满山珍海味,剩菜越多越有面子。尽管随着“光盘行动”的推行,餐饮浪费的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一些大规模餐饮浪费却还是屡见不鲜。我们要遵循用餐实际,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君子之交淡如水,无需要用胡吃海喝及挥霍浪费的方式表达友情,只要情真意切,一碗简单的面或者是一碗蛋炒饭也能表达情感。
三要戒贪婪心。穷不贪婪,富不浪费,在任何时候暴殄天物都应该受到谴责。原始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不足,使其衣不能遮体食不能果腹,一年下来,只有在几个特殊的日子能饱食一顿。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衍生出来的各种餐厅模式,成为了餐饮浪费的重灾区。食品架上摆着丰富多样的食物,且随手可取,深藏在骨子里对食物的渴望,占小便宜的性子,总会驱使你过度拿取,总想把那些美味的食物全都搬上你的餐桌,藏于胃中。实际上是大多数人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消灭掉自己搬到桌上的这些食物,而又不能放回食物架上,最后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餐桌上的消费,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程度,也显示一个民族生活的文明程度。吃得健康,吃得优雅、吃得有文化才是餐饮文化领域应有的追求。(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罗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