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现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同时,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时之间“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成为热议话题。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中国是粮食大国,尽管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醒了警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交通封锁,工厂停工,物资艰难,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想念以前的大餐”、“一捆青菜分几顿吃”,在危机面前,填饱肚子是最简单的愿望。这个世界有近7亿人在面对饥饿,在新冠肺炎、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下,这个数据在持续快速的增长着,我们现在吃剩的每一口粮食,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美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的千古长叹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
“每一食,便念稼墙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长征途中三过草地,两爬雪山,带的粮食吃光了就一路摘野菜啃草根,皮鞋,树皮,树根,观音土都吃,“吃皮带”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没有这些革命先辈经历的艰难困苦,哪有现在安稳富足的和平年代。习近平总书记曾谈起三年灾害和文革期间自己曾经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而现在,网上“大胃王”浪费、假吃、催吐,没有节制的浪费粮食令人触目惊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难。”朱子家训中的敦敦教诲难道还不够让我们领悟吗?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梗粮”。中国生活垃圾年产量超4亿吨,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珍惜粮食不应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坚持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节俭用餐,防止铺张浪费,让点菜“N+1”变成“N-1”。坚决抵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的不良习气,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求高档”“食野味”等陋习,主动改变“有钱任性、丰俭有我”的错误观念。“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史记中的发问,我们现在有底气回应吗?
餐桌文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让我们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珍惜粮食,拒绝“剩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党群工作者 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