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做好“剩宴”的“加减乘除法”

2020-08-26 12:44:46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餐饮浪费行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3的粮食被浪费,地球上大约每9人中就有1人在挨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加上各种天灾,使得全球的粮食供应链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节约粮食不仅是风尚和美德,更关乎人民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笔者认为可以从“剩宴”的“加减乘除法”着手解题。

做好“全”的加法,铺开节约的“面”。党员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关键少数”,9191.4万名党员应充当“加数”,团结带动全国人民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广大党员应争做“文明餐桌”的“领头雁”,把节约理念贯穿食堂就餐、公务员活动就餐等各个方面,率先践行“吃多少取多少”。广大党员应当好“节约理念”的“宣传员”,于校园、于社区,念好坚决抵制浪费的“紧箍咒”。同时,进一步从“口头”到“手头”,不让勤俭节约落空于嘴上。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以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带民风,必然加快形成全国上下勤俭节约的好氛围。

做好“量”的减法,把握用餐的“度”。每顿饭量吃多少由我们个人主观决定,“减法”的计算器把握在每个人手中。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每个人每个家庭每天节约一点粮食,积累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俗语道,“成由勤俭败由奢”。现在网络上的吃播视频中,经常出现“大胃王”以普通人十几倍的饭量为噱头来博眼球、赚流量,这种变味的吃播秀,吃像难看,丑态百出,缺少对农民辛勤劳动果实的敬畏,与勤俭节约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反对浪费,对得起胃”,科学定量,合理膳食,不仅节约了粮食,还能告别肥胖带来的烦恼,吃出健康的体魄。

做好“省”的乘法,坚守观念的“紧”。过去的饥饿年代离我们并不算远,省吃检用的美德需要我们用“乘法”接力棒一代代人传承下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翻雪山、喝雪水、过草地、吃草根、忍受饥寒、吃皮带充饥。勿忘红米饭南瓜汤的艰苦岁月,才对得起革命先辈为吾辈们如今幸福生活的付出和牺牲。我们享受物质丰盈的时代并不长,虽然现在腰包鼓了,也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守“过紧日子”的观念,把“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发扬光大。

做好“剩”的除法,完成餐盘的“空”。拒绝“胡吃海喝”留下剩饭剩菜,坚持吃干净留下空盘的“除法”在行动。近期,多地餐馆陆续推出精细化、个性化的半份菜、小份菜,多人聚餐时倡导“N-1”点餐,设立光盘监督员,推出过量食物投放循环点,鼓励“光盘换水果”等“新招”。同时,有关机构单位设立了关于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报投诉,专项回头看等制度机制。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多措并举让“舌尖上的节约”成为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力戒奢靡之风、享乐主义,莫当饕餮“剩”宴中的齐天大“剩”。做好“剩宴”的“加减乘除法”是每个中国公民身体力行的必修课。来吧,让我们14亿华夏儿女一起行动起来,一日三餐都交出“光盘行动”的满分答卷,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 饶琳)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